今天我们来聊一下互联网三高(高并发、高性能、高可用)中的高可用,看完本文相信能解开你关于高可用设计的大部分困惑
2024年10月10日
要完成一次服务调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服务消费者如何得到服务提供者的地址,其中注册中心扮演了关键角色,服务提供者把自己的地址登记到注册中心,服务消费者就可以查询注册中心得到服务提供者的地址,可以说注册中心犹如海上的一座灯塔,为服务消费者指引了前行的方向。
有了服务提供者的地址后,服务消费者就可以向这个地址发起请求了,但这时候也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你知道,在单体应用时,一次服务调用发生在同一台机器上的同一个进程内部,也就是说调用发生在本机内部,因此也被叫作本地方法调用。在进行服务化拆分之后,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消费者运行在两台不同物理机上的不同进程内,它们之间的调用相比于本地方法调用,可称之为远程方法调用,简称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那么RPC 调用是如何实现的呢?
2024年10月10日
简介: 年年有大促,大家对于大促稳定性保障这个词都不陌生,业务场景尽管各不相同,“套路”往往殊路同归,全链路压测、容量评估、限流、紧急预案等,来来去去总少不了那么几板斧。跳出这些“套路”,回到问题的本质,我们为什么要按照这些策略来做?除了口口相传的历史经验,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又有什么理论依据?
年年有大促,大家对于大促稳定性保障这个词都不陌生,业务场景尽管各不相同,“套路”往往殊路同归,全链路压测、容量评估、限流、紧急预案等,来来去去总少不了那么几板斧。
2024年10月10日
微服务近年来很火很热,相关的文章汗牛充栋,关于架构设计本文就不作叙述了,只谈谈在分布式服务的容错方面怎么做。
对于微服务,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对一个服务解耦,以降低业务系统的复杂性,将服务系统中的功能进行拆分成多个轻量的子服务,各个自服务间通过RPC实现服务间的关联,这样做的好处是将业务简单化,每个子服务可以有自己独立的编程语言,模式等且能够独立维护,独立部署,功能复用。
由于微服务间通过RPC来进行数据交换,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在IO型服务中,假设服务A依赖服务B和服务C,而B服务和C服务有可能继续依赖其他的服务,继续下去会使得调用链路过长,技术上称1->N扇出。如果在A的链路上某个或几个被调用的子服务不可用或延迟较高,则会导致调用A服务的请求被堵住,堵住的请求会消耗占用掉系统的线程、io等资源,当该类请求越来越多,占用的计算机资源越来越多的时候,会导致系统瓶颈出现,造成其他的请求同样不可用,最终导致业务系统崩溃,又称:雪崩效应。
2024年10月10日
在使用 XXL-Job 时,有时我们会遇到启动时的端口冲突问题,例如报错 xxl-rpc provider port is used。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该错误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下面是问题描述和问题解决记录。
2024年10月10日
上一期小编做了一篇关于打印机共享的教程,也得到了广大朋友的支持,由于工作原因,评论就不一一回复了,当然也有朋友发来私信,主要就是打印机卡纸、打印文档被挂起这些问题,今天小编就以这篇文章 和大家谈谈这些问题,当然知道的不全,有经验的朋友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大家共同学习。#钉钉新工作方式#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叫卡纸?打印设备卡纸主要发生在走纸单元(进纸、打印、出纸整个流程),因纸张无法平直在走纸单元内按既定路线运动,最终影响打印操作的问题。那如何解决卡纸的问题?
2024年10月10日
IT人的职场进阶
前亚马逊工程师,现58转转技术总监。持续分享个人的成长之路,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如果感兴趣,就请关注我吧。
“
这篇文章将通过一个真实的线上事故,系统性地介绍:在微服务架构下,该如何正确理解并设置 RPC 接口的超时时间,让大家在开发服务端接口时有更全局的视野。
2024年10月10日
为了把世界上所有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移动设备都连接起来,就必须规定一套全球通用的协议标准。为了网络互联这个目标,互联网协议簇(Inte
2024年10月10日
在典型的微服务架构中,RPC框架扮演着连接各个服务、组件的关键角色。作为云音乐的基础组件之一,本文将分享我们在RPC稳定性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