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产品经理必备的三大原型工具指:axure、justinmind、墨刀。今天先使用常见的比较方式来分析这三款工具,过几天我会将这篇文章,同样的内容,采用产品经理该使用的方式(竞品分析)来展示给大家。生活处处皆学问,只要用心,只要肯动手练习,相信会成长很快的。
axure是目前原型工具中使用者最多,也是我们听得最多的。经过多年的完善,现在axure有强大的动态面板和中继器。动态面板其功能如其名,各种与动态有关的,它几乎都能完成,比如轮播图、扫一扫、上拉、下拉、弹窗等等,都能完成。其7.0的版本增加了一个中继器,使得axure的功能又更加完善了,诸如秒杀活动中的时间递减、增加或删除一条记录等等。不过,如果我们不能非常熟练地使用这些功能的话,不提倡我们使用,宁愿多做几个页面,来加速完成原型设计。当然,如果我们能非常熟练地运用这些功能,那么原型几乎就是一个可以直接使用app或网页,可以减少很多文字说明。一般拿去拉投资,都倾向于这种功能非常完善的原型。axure就像万金油一样,网页的、app的它都能适应。
justinmind与axure很相似,只是axure没有足够多地组件,axure连一些返回、刷新等常用组件都没有,需要靠我们的经验将一些可能用到的常用组件导入元件库,以防工作时花大量时间找。就元件方面,justinmind与axure最大的不同,也是强于它的地方(或许也是它要收费的原因)包含了大量元件库;就动态效果方面,justinmind比axure更人性化一点,justinmind画原型时如果页面太长,超出手机范围会自动有下拉效果,不需要再使用动态面板自己制作下拉效果;就页面跳转方面,justinmind同时包含axure的方式以及拖拽方式,直接拖拽当前页面的按钮至其它页面即可产生点击该按钮跳转至其它页面的效果;就适用范围方面,justinmind比axure更适合制作app原型,当你进入justinmind界面时,就是让你选择手机机型。
墨刀与justinmind的相似之处主要有四个方面。组件方面,墨刀也含有大量组件,甚至比justinmind还多;下拉效果方面,如果页面超出手机范围,会自动有下拉效果,这一点和justinmind也是一样的;页面跳转方面也和justinmind一样,可以将按钮直接拖至旁边的页面树上对应标题,即表示点击该按钮跳转到这个标题对应的页面;就母板方面,这三个工具都相差不大。而不同之处最主要有两点:1,墨刀没有动态面板这个组件,它有的是页面状态;2,墨刀整个界面及操作习惯与前两款工具有很大区别。
一些诸如弹框、轮播图等效果,在justinmind或axure中都是采用动态面板实现的,而墨刀是采用页面状态。所谓页面状态,举个栗子:有弹框是一个页面状态,没弹框是另一个页面状态。相较于动态面板,它有一个很明显的好处就是:当一个页面包含好几个动态面板时,再继续往下做,会非常烧脑。而页面状态是将页面每一种变化,当作页面的不同状态,就类似于我们在axure或justinmind中采用多个页面实现一个动态效果的方式一样,只是在justinmind或axure中,会造成大量重复页面,整个树结构非常繁杂。而墨刀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状态树”的概念,同一页面的不同状态放入“状态树”中而不是“页面树”,页面结构仍然很清晰。
就界面来看(截取了一部分,如下图),有兴趣的童鞋可以下载墨刀,一看便知,以至熟悉了axure和justinmind的童鞋会看得很扎眼。操作习惯上很不能忍的有三点:1,居然没有颜色吸取工具,不能很方便地吸取与页面中的某个颜色;2,不能点击鼠标右键;3,拖入图片组件,不能双击后弹出文件库。所以,在使用墨刀想要使用文件库中图片时,建议直接拖,无法双击图片组件后在文件库中选择。
虽然墨刀有“三宗罪”然而我还是更喜欢墨刀一些,就冲它的“状态树”。因为,我对动态面板不是很熟练,一般如果一个页面有两个甚至多个叠加的动态面板时,那就很烧脑了。
结语:墨刀,我是才使用不久的;而justinmind,我使用很久了,当时还没有破解版。所以,可能这次比较也很片面,希望大家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