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间跳转 & ARouter路由
常见的跳转,对于用户来说就是页面跳转,对应Android中就是activity或fragment间的跳转,那我们肯定第一时间就想到,
用startActivity()发送一个包装好的intent,将intent交给ActivityManagerService完成新的Activity创建。
但是组件化中,两个功能模块是不存在直接依赖关系的(通过baseModule间接依赖),那么包装intent时就会发现引用不了其他module
中的activity类(xxx.class)。
这如何解决呢,灵光一闪,我们Android中的intent跳转可是分为显示和隐式,虽然上面常用的显示跳转行不通,但我们还有隐式跳转;
于是乎,隐式跳转缓缓起身,拍了拍身上积落的灰尘,扶了扶头上的斗笠,稳了稳腰间的佩剑,从墙角向我们款款走来
1. 隐式跳转
这里还有个安全隐患,其他app也可以通过隐式intent跳转到我们的activity,需要清单文件中设置exported=false,确保只有自己的app能启动组件;
隐式跳转是原生的,和广播一样,范围是整个Android系统都能收到,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呢
2. ARouter路由跳转
原理借用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器概念,将各组件看成不同的局域网,通过路由做中转站,这个中转站可以拦截一些不安全的跳转,或者设定一些特定的拦截服务;
路由和原生跳转的对比:
1. 原生显示跳转是直接的类依赖,耦合严重;路由通过URL索引,无需依赖;
2. 原生隐式跳转通过AndroidManifest集中管理,协作开发困难;路由则是分布式管理页面配置;
3. 原生需要在 AndroidManifest中注册,扩展性差;路由用注解来注册,方便扩展;
4. 原生只要调用了startActivity就交由Android系统控制,过程无法干预,失败无法降级;
路由使用AOP切面编程可以进行控制跳转的过滤,有灵活的降级方式;
ARouter是阿里巴巴开源的路由框架;
如何使用:
3. ARouter路由原理
调用ARouter.init方法,在LogisticsCenter中通过编译时注解,生成三个文件,Group(IRouteGroup),
Providers(IProviderGroup),Root(IRouteRoot),使用Warehouse将文件保存到三个不同的HashMap中,
Warehouse就相当于路由表,保存着全部模块的跳转关系;
- 通过ARouter.navigation封装postcard对象;
- 通过ARouter索引传递到LogisticsCenter(路由中转站),询问是否存在跳转对象;
- 如果存在则设置绿色通道开关;
- 判断是否绿色通行和是否能通过拦截服务;
- 全部通过就会调用ActivityCompat.startActivity方法来跳转到目的Activity
所以,ARouter实际还是使用原生的Framework机制startActivity,只是通过apt注解的形式制造出跳转规则,并认为的拦截跳转和设置跳转条件;
4. 組件化最佳路由
说了半天路由,那么为什么现在普遍在组件化中使用路由机制作为跳转方案呢,毕竟其底层也是调用startActivity,隐式跳转也可以满足;
考虑如下场景,当移除一些功能module和跳转关系时,使用startActivity将无法跳转,且没有提示,使用路由方案,可设置统一的拦截和提示;
还可以在跳转前进行登录状态的拦截,虽然这点我们也可以通过aop注解实现,如下,但路由方案显然更方便;
还有就是路由表的引入,就不需要在AndroidManifest中声明隐式跳转;
除了阿里的ARouter,现在的开源路由框架还有很多,如ActivityRouter,天猫统跳协议,DeepLinkDispatch,OkDeepLink等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项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