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笔记网

专注域名、站长SEO知识分享与实战技巧

通过抑制减法杂交鉴定卷心菜黑腐病抗性相关基因

引言:

科研人员采用了抑制减法杂交的方法,来阐明卷心菜感染黄单胞菌后引发黑腐病原体抗性的机制,他们选择了卷心菜抗性品种Pusa mukta,并构建了一个富含差异表达转录本的cDNA文库。

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单基因中,与防御相关的单基因占总数的35%,科研人员通过半定量RT-PCR确认了与防御特异性相关的基因,并揭示了这些基因在抗性品种中的表达增加,不过问题在于,抗性品种在受到黑腐病细菌病原体攻击时,会引发强烈的超敏反应。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卷心菜抗性品种对黑腐病细菌病原体的抗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卷心菜抗性机制的细节,为改良和培育更具抗性的卷心菜品种提供基础。

显性种族特异性基因定位

黑腐病,是由黄单胞菌引起的,特别是在温暖潮湿的季节,病原体通过包虫进入植物并在叶和茎的脉管系统中扩散,黑腐病的典型症状是出现V形叶状病变,顶点朝向叶片的中肋。

长期以来,黑腐病品种的开发和使用,一直被认为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方法,主要基因抗性的遗传已经在二倍体B. rapa(A基因组)和四倍体B. carinata(BC基因组)和B. napus(AC基因组)中进行了研究。

科研人员发现,一个显性种族特异性基因,被定位到卷心菜双歧杆菌的A基因组中。

为了达成对黑腐病的持久抵抗力,科研人员发现可以通过基因赋予的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来自野生近缘拟南芥的基因,可能更容易和更快地进行分子表征,并且可以直接用于转基因卷心菜作物,或者促进同源黑腐病抗性基因,从A或B基因组来源的鉴定和种间转移到蔬菜作物中。

有趣的是,关于拟南芥(一种常用的实验模型植物)对Xanthomonas pv(一种植物病原菌)的抗性的研究,大多数拟南芥种质,对一个或多个X. pv种族表现出抗性,其中,Campestris种族展示了对该病原菌所有主要种族的广谱抗性,这意味着拟南芥的这些野生近缘种,可能是提供持久的黑腐病抗性的有用来源

防御相关酶具有广泛的作用谱活性,并在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过氧化物酶是植物生化防御病原微生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积极参与感染后植物代谢的自我调节,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发病机制有关,进而导致酚类化合物强化细胞壁。

研究人员在识别卷心菜对病原菌的防御机制方面进展缓慢,可能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和基因调控网络,科研人员通过将卷心菜接种抗性病原菌(X. campestris pv)进行实验,从而了解卷心菜对该病原菌的抗性机制,以及相应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变化。

研究人员还开展了,对易感寄主植物的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希望了解易感寄主植物,对病原菌的感染过程中相关基因和蛋白质的变化,从而揭示病原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抑制减法杂交(SSH)是一种基于PCR的方法,用于生成无偏cDNA文库,其目的是扩增差异表达的cDNA,测试者群体的cDNA文库经过变性处理,使其成为单链,这个cDNA文库包含了测试者群体中差异表达的基因。

然后再让测试者群体的目标cDNA文库,与过量存在的驱动cDNA群体进行杂交,这两个群体的cDNA会互相退火,即在适当的温度下结合,在杂交过程中,共同的片段会互相结合,形成双链DNA,而测试者群体特异的产物则会保持单链状态。

通过PCR扩增单链的测试者群体特异产物,这些产物代表了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特异产物可以用于生成表达序列标记(EST),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差异表达的基因。

本研究涉及分离与卷心菜中黑腐病病原体抗性的基因,抑制减法杂交方法在超敏反应(HR)的早期阶段,用于生成富含卷心菜叶中表达序列的cDNA文库,该研究通过分析受病原体攻击的抗性卷心菜品种Pusa mukta中的基因表达情况,探索了卷心菜与黑腐病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大量植物基因在受到病原体的攻击时受到转录调节,大多数基因在相容和不相容的互作用中都扮演着共同的角色,该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个重要的基因组资源,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卷心菜和黑腐病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防御基因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植物抗病机制并为农作物的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抑制减法杂交的实验经过

抑制减法杂交的方式就是,在接种后12、24和48 h内收获卷心菜叶,然后接种黄单胞菌pv,但UOMBT-6分离物会引起不相容的相互作用,所以需要使用RNeasy植物试剂盒分离总RNA。

科研人员通过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测量2000nm处的吸光度来确定RNA产量,并通过3.1%琼脂糖凝胶电泳2μg总RNA检查RNA完整性,使用mRNA纯化试剂盒从总RNA中纯化聚,这个过程全都是使用PCR选择cDNA减法试剂盒进行。

后续科研人员又用Rsa I,在含有400单位酶的40μl反应混合物中,在30°C下消化约4ng测试器和驱动cDNA,使用MinElute反应净化试剂盒纯化限制性cDNA片段,并在37μl无菌水中从MinElute色谱柱中洗脱,将消化的测试仪cDNA(10μl)稀释在1μl水中。

然后将5μl等分试样稀释的测试仪cDNA,连接到2μl接头2(1μM)或10μl接头2(1μM)的单独连接反应中,总体积为10μl,在10°C下过夜,使用两个单位的T4DNA连接酶,在缓冲液中连接后,将反应在72°C下加热5分钟以使连接酶失活。

在完成上述过程之后,再将1.5μlds cDNA和1μl杂交缓冲液加入到,分别含有1.5μl适配器1和适配器2R连接测试仪cDNA(1:10)稀释的两个试管中,将溶液覆盖矿物油,使DNA变性(1.5分钟,98°C),然后在12°C下退火68小时。

在第一次杂交之后,将两个样品合并,并在100μl杂交缓冲液中加入新鲜部分的热变性驱动器(1ng),将样品在16°C下杂交68分钟,并在-7°C下储存直至使用,在正向和反向减法实验中,测试仪与驱动器的最终比率均为20:300,最后对正向和反向减去的cDNA样品进行六次单独的抑制PCR扩增反应

研究中使用的十个卷心菜品种,科研人员对它们都根据黑腐病发病率的外观进行分类,范围在4%至66%之间,其中Pusa mukta品种的疾病发病率为3%,因此被认为是抗性品种,还有Indam krishna、Gaurav、Indam saina、Unnati和NS 43等五个品种具有中度抗性(6-14%),Golden Acre和Quisto这两个品种对黑腐病较为敏感(30-33%),剩余F1 bhima和NBH boss这两个品种,在温室条件下对黑腐病高度敏感(63-66%)。

为了验证上述的实验结果,科研人员又选择了24个防御相关单基因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发现它们表现出较高的同源性百分比,并且会影响黄单胞菌感染过程中,在抗性和易感品种中的表达。

通过比较对照基因18S rRNA、48S rRNA,发现两种基因在两个品种中均有表达,其中抗性品种中防御基因的表达较高,与易感品种相比,抗性品种中过氧化物酶的表达更高。

在抗性品种Pusa mukta中接种病原体(hpi)后18 h,SOD活性较高,在400 h时发现活性为18单位,而在高度敏感的品种中,SOD活性在190 hpi时为21单位,上述结果均能通过原生页面分析得到证明。

结论:

科研人员从大量的卷心菜样本中鉴定出500个差异表达的基因,然后使用抑制减法杂交技术,对卷心菜进行了基因表达分析,通过这种技术,研究人员从150个随机挑选的卷心菜个体中获得了500个单基因,结果发现这些卷心菜基因的80%,均具有生物学功能的EST(表达序列标签)。

通过上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卷心菜中过氧化物酶的积累与其对黑腐病的抗性水平呈正相关,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单基因,在卷心菜中与黑腐病抗性相关,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与卷心菜黑腐病抗性相关的基因,提供了有益的线索和候选基因。

参考文献:

费尔南德斯,帕特里夏,《抑制减法杂交:一种产生差异调节或组织特异的方法》

郭迪克森,亨特,《拟南芥在全身获得性耐药期间的转录组》

辛普森,约翰逊,《卷芯菜中黑腐病、霜霉病和凝乳枯萎病的抗性育种》

发表评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