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同事刚把4K视频丢过来,几秒就传完,Wi-Fi都没蹭外网,这事靠谱炸了。
这就是LocalSend,谁装谁爽。
公司电脑、自己手机、朋友的旧Mac全都一拉就配对,不扫码、不加群、不走云端,文件直接“嗖”地从A跳到B,连根网线都不需要。
担心老板在路由器里开了“AP隔离”?
去把开关掰到OFF,十秒解决。
Windows记得把网络分类改成“私有”,不然系统默认把你当外人拦在门外。
macOS和iOS别忘了给App开“本地网络权限”,第一次弹窗允许就行,别手滑点错。
局域网里总有人吐槽“设备找不到对方”。
其实是UDP广播被墙了。
LocalSend留了一手HTTP扫描,挨个敲门,总会遇上,连老掉牙的路由器也能蒙混过关。
真正圈粉的是续传。
传了一半拔网线?
重连继续跑,进度条不翻车。
批量选片、选文档也省得一首一首标记。
TLS证书临时现捏,每传一次就换张新脸,想截包偷窥的人看到一堆乱码只能干瞪眼。
个人最常用场景:NAS在楼下,被窝躺平想把白天拍的RAW原片导进去,懒得上楼。
手机点开LocalSend,NAS上点接收,杯子都没放下,照片就排队进屋了。
全程不走公网,上传速度等于硬盘直拷,电信再限速也卡不到我。
装起来比装微信还简单。
安卓苹果商店搜名字就能下;Windows下个exe双击秒装;Linux?
Ubuntu一句“sudo snap install localsend”等十秒完事。
GitHub开源,代码摆那,谁爱审计谁去审,比闭源安心多了。
缺点也有:公司公共热点要是开着客户端隔离,LocalSend当场变砖头,得乖乖找IT申请关功能;安卓旧机型偶尔扫描不到设备,重启App秒好,别一棒子打死。
总结一句:想躲网盘限速、省云盘会员、避开“泄露门”,LocalSend就是无线时代的U盘。
今晚回家试试,把手机相册一键倒进电脑,体验完你会把数据线顺手扔抽屉吃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