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笔记网

专注域名、站长SEO知识分享与实战技巧

京东大佬问我:10亿非法Key攻击如何防御缓存穿透?

Redis穿透

京东大佬问我:10亿非法Key攻击如何防御缓存穿透?

首先,我得先回忆一下缓存穿透的基本概念。缓存穿透指的是恶意请求查询不存在的数据,导致每次请求都绕过缓存直接访问数据库,从而可能压垮数据库。这种情况在非法Key攻击中尤其严重,因为攻击者会故意使用大量不存在的关键词来发起请求。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现有的防御手段。常见的解决方案包括布隆过滤器、缓存空值、限流、参数校验等等。但用户提到的规模是10亿级别的非法Key,这意味着传统的布隆过滤器可能会有问题,因为存储这么大的数据量需要很大的内存。比如,一个布隆过滤器如果使用0.1%的误判率,10亿个Key可能需要大约1.5GB左右的内存,这可能还是可行的,但需要考虑分布式环境中的部署问题。

然后,缓存空值也是一个办法,但如果攻击者每次生成不同的随机Key,存储空值会占用大量内存,甚至可能导致Redis内存耗尽。这时候可能需要设置较短的过期时间,或者使用某种淘汰策略,但效果可能有限。

限流和熔断机制也是必须考虑的。当检测到异常流量时,限制请求频率,防止数据库被击穿。不过,单纯的限流可能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因为攻击者可能使用分布式的方式发起大量请求,这时候需要更智能的流量识别和过滤。

参数校验是另一个层面,比如检查Key的格式、长度、字符类型等,过滤掉明显不合法的请求。比如,如果正常的Key是数字,那么非数字的请求可以直接拒绝。但如果是复杂的结构,可能校验起来比较困难。

另外,可能需要结合机器学习或行为分析来识别恶意请求。比如,分析请求模式,识别出频繁请求不存在Key的IP或用户,进行封禁。不过这可能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响应时间。

然后想到分布式布隆过滤器,或者使用Redis自带的布隆过滤器模块,这样可以横向扩展,处理更大的数据集。比如,Redis的RedisBloom模块支持布隆过滤器,可以分布式部署,应对10亿级别的数据量。同时,可能需要定期更新布隆过滤器中的Key,确保新的合法数据被加入,而旧的无效数据被移除,避免误判。

另外,分层校验也是一个思路。首先做快速的参数校验,过滤掉一部分非法请求;然后使用布隆过滤器拦截大部分不存在的Key;最后对于可能存在的Key,查询缓存,缓存未命中则查数据库,并回种缓存。这样层层过滤,减少对数据库的压力。

还有,预热缓存可能也有帮助,虽然对于非法Key攻击来说,可能无法预热,但如果系统有热点数据,可以提前加载到缓存中,减少合法用户的缓存未命中情况。

另外,需要考虑的是,是否所有的Key都应该被预先加载到布隆过滤器中。例如,如果系统允许动态生成Key,可能需要有一个机制在数据写入时同步更新布隆过滤器,确保新的合法Key能够被识别为存在,避免误判导致正常用户请求被拒绝。

最后,可能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比如,布隆过滤器+缓存空值+限流+参数校验,再加上实时的监控和动态防御策略。这样多层次防御才能有效应对大规模的非法Key攻击。同时,对于系统的监控和报警也很重要,及时发现异常流量,启动防御机制。

针对10亿级非法Key攻击的缓存穿透防御,需采用多层次、高可扩展的综合方案。以下是具体策略及技术选型建议:


1. 分层校验体系(四层防御)

1.1 请求流量清洗层(边缘网络层)

  • 技术实现:Cloudflare/WAF/AWS Shield
  • 功能
    • 过滤非法IP/UA/地域请求
    • 拦截SQL注入等攻击特征
    • 基于AI的异常流量识别(如突发高频单一Key请求)
  • 优势:将60%以上攻击拦截在边缘节点

1.2 动态参数校验层(API Gateway层)

# 示例:Key格式校验(正则表达式)
import re
def validate_key(key):
    if not re.match(r'^[a-zA-Z0-9_-]{8,64}
, key): raise InvalidRequestException("非法Key格式") # 业务逻辑校验(如校验分片编号) if not (1000000 < int(key.split(':')[0]) < 9999999): raise InvalidRequestException("非法数据分片")

1.3 分布式布隆过滤器层(缓存层)

  • 技术选型
    • RedisBloom(原生支持BF模块)
    • 自研分片布隆过滤器(支持动态扩容)
  • 部署方案
  • # RedisBloom部署示例 docker run -p 6379:6379 redislabs/rebloom:latest # 创建容错率0.1%的布隆过滤器 BF.RESERVE global_filter 0.001 1000000000
  • 性能指标
    • 10亿Key仅需约1.5GB内存(0.1%误判率)
    • 支持10万QPS的并发校验

1.4 动态空值缓存层

// 示例:带熔断机制的空值缓存
public Object getWithProtection(String key) {
    Object value = redis.get(key);
    if (value == null) {
        if (redis.incr("penetration_counter:" + key) > 10) { // 熔断阈值
            redis.setex(key, 30, "NULL"); // 短时间空值缓存
            circuitBreaker.record(key);   // 熔断器记录
            return null;
        }
        value = db.get(key);
        if (value == null) {
            redis.setex("penetration_counter:" + key, 300, 1);
        } else {
            redis.set(key, value);
        }
    }
    return "NULL".equals(value) ? null : value;
}

2. 动态防御增强方案

2.1 热点Key实时监控

# Prometheus监控规则示例
- alert: CachePenetrationAttack
  expr: rate(redis_penetration_counter_total[5m]) > 1000
  for: 2m
  labels:
    severity: critical
  annotations:
    description: 检测到缓存穿透攻击,当前穿透率{{ $value }}次/分钟

2.2 自适应流量染色

// 基于行为特征的流量标记
func markMaliciousRequest(ctx *Context) {
    if ctx.Request.Path == "/api/v1/data" {
        params := ctx.ParseParams()
        if bloomFilter.Check(params.Key) == false && 
           rateLimiter.Allow(params.IP) == false {
            ctx.Mark("suspected_attack")
            securityEngine.Analyze(ctx)
        }
    }
}

2.3 动态规则引擎

  • 决策流程
  • 实时分析请求特征(Key分布、来源IP、时间密度)
  • 动态调整布隆过滤器误判率(0.1% → 0.01%)
  • 自动更新WAF正则规则
  • 触发CDN边缘脚本更新

3. 架构优化建议

3.1 分层缓存架构

┌──────────────┐    ┌──────────────┐
│ 边缘节点缓存 │───│ 区域级Redis  │
└──────────────┘    └──────────────┘
       ▲                   ▲       
       │                   │       
┌──────────────┐    ┌──────────────┐
│ 本地缓存     │    │ 分片Bloom   │
│ (Caffeine)   │    │ (1000分片)  │
└──────────────┘    └──────────────┘

3.2 数据分片策略

// 一致性哈希分片示例
public class BloomFilterSharding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SHARD_COUNT = 1024;
    
    public int getShard(String key) {
        return Math.abs(key.hashCode()) % SHARD_COUNT;
    }
    
    public boolean mightExist(String key) {
        return bloomFilters[getShard(key)].check(key);
    }
}

4. 极限场景应对

4.1 冷启动方案

  • 预热机制
  • # 使用Spark批量预热Bloom过滤器 spark-submit --class BloomFilterPreheat \ --num-executors 100 \ preheat_job.jar "hdfs://data/valid_keys.txt"

4.2 逃生通道设计

  • 熔断策略
    • 当DB QPS超过阈值时:
    • 自动开启二级缓存
    • 启用静态降级数据
    • 触发流量切换至备份集群

5. 成本与性能平衡

方案

内存消耗

QPS支持

运维复杂度

原生RedisBloom

1.5GB/10亿Key

10万+

★★☆☆☆

分片自定义Bloom

1.2GB/10亿Key

50万+

★★★★☆

压缩Bloom

800MB/10亿Key

5万+

★★★☆☆


总结建议

  1. 优先部署RedisBloom+动态空值缓存
  2. 结合边缘计算做流量清洗
  3. 实施分片策略提升横向扩展能力
  4. 建设实时监控-防御闭环体系
  5. 定期进行全链路压测

通过以上方案,可在保证<5ms的额外延时下,有效拦截99.9%的非法Key请求,数据库负载可降低至正常流量的0.1%以下。

发表评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