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标准文件系统Ext,全称Linux extended file system(extfs),Ext2被称为索引式文件系统,而Ext3/Ext4被称为日志式文件系统(数字代表升级版本)
Ext设计
1,索引节点inode:含文件的元信息(文件的字节数、文件的权限、属性、链接数、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每个文件都有且仅有一个的inode,每个inode都有自己的编号,也即文档索引;读取文件时,先读取inode里面记录的文件属性和权限,匹配正确后,才会读取文件内容(block)。
过程是系统通过 inode 表查找正确的 inode 编号。在找到 inode 编号之后,相关的命令(如vi)才可以访问该 inode ,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更改。
2,inode table:存储文件系统的所有inode编号的表格。
3,数据区块block:存储的文件内容,也叫数据区块(data block),每个block都有自己的编号;在磁盘格式化后,block的大小都已经固定了,每一个块只能存放一个文件的数据,若文件太大,将占用多个block;若文件太小,block剩余空间就不再使用了。数据实际存储在block,为了能够快速地读取文件,每个文件都对应一个inode索引文件,记录所有的block编号。
metadata设计
1,超级块superblock:记录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包括inode/block的总量、使用量、剩余量、大小、以及文件系统的格式和相关信息,整个文件系统的基本信息全部记录在superblock。
2,区块群组block group:每个区块群组都保持独立inode/block/superblock,拥有固定数量的block,分成了一群一群最基础的子文件系统。
3,区块对照表block bitmap:记录所有使用和未使用的block号码。
4,inode 对照表inode bitmap:和block bitmap一样的设计理念,记录的是已使用和未使用的inode号码。
5,group descriptor:描述每个区段(block group)开始和结束的block号码,以及说明每个区段(inodemap、blockmap、inode table)分别介于哪些block号码之间。
stat命令查看文件系统状态:
df命令查看使用情况
blkid命令查看被格式化的设备
dumpe2fs文件系统的详细信息,通过“Magic”可以看出,不是ext,上个图都显示了xfs文件系统,所以说错了。
fdisk -l可以看到挂载mount情况,以“/dev/”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