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笔记网

专注域名、站长SEO知识分享与实战技巧

职称,不能用了?

人社部门携手发起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住建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挂靠现象。
实际上,除注册证书存在挂靠问题外,职称证书的挂靠情形也极为普遍

此前曾提及(疯了,5 个月被交了 12 份社保,他竟毫不知情),有人一年被缴纳十几份社保,根源在于职称证书的挂靠。许多人的职称证书交由中介后,部分流入黑市交易,甚至能在当事人全然不知的情况下,在全国范围内被挂靠使用

由于职称证书的使用无需注册、无需扫脸,仅需配合缴纳社保即可,因而挂靠行为更为隐秘。并且使用周期极短,通常仅一两个月,打完一枪就撤,导致职称证书挂靠的追查难度颇高。

当下,不少地方已展开行动,对职称“挂证”、冒用、盗用等违规行为进行打击。

本月 16 号,西安市住建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业资质申请中使用专业技术人员证书的通知》,推出两项有力举措直击职称证书挂靠问题


第一项有力举措:企业申办资质时,不得使用外省的职称证书。

《通知》表明:规范职称证书的使用。建筑业企业在申请资质新办、增项、证书换领、资质延续和变更等业务时,原则上暂停使用外省职称证书。外省来西安市的人员,需在人社部门重新评审或确认。

西安不认可外省的职称证书,外省人员到西安工作,还得重新评定职称。这对于持有外省职称证书的人员来说,无疑构成巨大挑战,也不利于外地人才进入西安发展,造成人才流通受阻,与当下倡导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初衷相悖。

此种规定虽有一刀切之嫌,但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整治了资质证书挂靠的混乱局面

第二项有力举措:缴纳不少于 6 个月的社保。

《通知》原文指出:强化对职称人员的审核。重点审查短期调入(在本单位连续缴纳社保少于 6 个月的职称人员)的专业技术人员社保缴纳住房公积金缴纳和劳动报酬发放的一致性等要素。具体填报方式为:企业在申报资质时需上传劳动合同、企业工资发放凭证(银行转账)及个人所得税 APP 中工资发放截图。

虽然未强制要求交满 6 个月社保,然而将短期调入(社保少于 6 个月)的人员作为重点审查打击对象,核查社保、公积金和工资收入是否相符,还要求单位提供劳动合同、工资发放凭证和个税缴纳记录。可以说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如此一来,企业若要使用挂证人员,就必须提前半年做好全套准备和材料。

《通知》中的这两项举措可谓击中了职称挂靠、滥用的要害,倘若严格执行,职称挂靠或将销声匿迹。

发表评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