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讯,近日,万兴科技(300624)旗下在线原型设计工具墨刀升级协作能力,面向设计师、产品经理和开发团队,推出Axure文件托管功能,支持Axure文件上传共享、实时更新、在线评论、转换编辑,赋能原型设计向数字化协作加速转型。据悉,Axure文件托管功能简化了文件分享和协同流程,可助力团队云端高效协同,基于同一个Axure文件进行讨论和修改,或用于向客户展示设计稿,收集反馈及迭代。
2024年11月02日
e公司讯,近日,万兴科技(300624)旗下在线原型设计工具墨刀升级协作能力,面向设计师、产品经理和开发团队,推出Axure文件托管功能,支持Axure文件上传共享、实时更新、在线评论、转换编辑,赋能原型设计向数字化协作加速转型。据悉,Axure文件托管功能简化了文件分享和协同流程,可助力团队云端高效协同,基于同一个Axure文件进行讨论和修改,或用于向客户展示设计稿,收集反馈及迭代。
2024年11月02日
产品原型的规范化,目的是清楚表达产品设计理念和功能交互及执行逻辑,提高产品、研发、UI及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本文主要讲解了产品原型设计的一些标准、规范及实际操作方式,方法,与大家分享。
目的:产品原型的规范化,目的是清楚表达产品设计理念和功能交互及执行逻辑,提高产品、研发、UI及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避免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传达的遗漏和缺失而导致的整个项目进度延期问题。
2024年11月02日
笔者从整体上讲了画原型这件事的要点,以及如何通过画原型体现出产品经理的专业性。
记得面试产品时,面试官曾经提过一个问题:“你觉得身为产品经理,你的专业性是如何体现的?”
如果只是会画画原型,写写文档,那么你一年和十年的产品经验,其实没什么区别。
后来在工作中,也会经常想起这个问题,会反思“身为产品经理,我该如何体现我的专业性?”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收获感悟,以后再说。
2024年11月02日
加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产品经理实战训练营,BAT产品总监手把手带你学产品
前些日子在一个产品、交互设计交流群里,有几个初学交互不久的人讨论如何学习交互,不出意外地他们的讨论方向拐到了Axure、墨刀等交互原型制作工具的使用上。从他们的言谈中看得出,他们觉得交互就是做界面原型,做界面原型只要把原型制作工具用好就算学会了。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一些交互设计相关的聊天群里的交互初学者讨论中也不鲜见。不少人把交互定义成了原型制作和说明,把这门学科的学习聚焦在了原型制作工具使用上。在学习伊始,就热衷于上网找网络课程学习Axure等工具的教程来学,乐此不疲;希望通过精通的工具使用能力展示为自己求职或在交互学习路上的发展加一把力。
2024年11月02日
产品原型是将抽象的想法、需求转化为具象产品的过程,通过这种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来表达、测试并验证产品。
先说说产品原型这个概念,现在大家听到原型就会马上想到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所绘制的网站或app原型。但人类拥有第一个网页是1991年8月6日,是由TimTim Berners-Lee在一台NeXT电脑上创建,它解释了万维网的概念,如何使用网页浏览器和如何建立一个网页服务器等普及型的内容。
2024年11月02日
如果你是 UX/UI 设计师[给力],你一定会听说过很多交互原型工具的名字,记住的、没记住的,多到自己都数不清[大哭]。设计资讯网站总是不厌其烦地以各种套路化的标题介绍新的交互原型工具。因此产生了这样的现象:在决定该学习哪个工具这件事上,很多人花费的时间比学习工具的时间还要多。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希望帮助还在犯选择困难症的你下定决心,找到并学习一款适合自己的交互原型工具[左上]。
2024年11月02日
原型分享是产品开发团队在协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耗费大量心血在Axure上做出的原型,若遇到分享不便、查看受限的难题,无疑会拖慢项目的整体进度。本文作者将结合墨刀新功能Axure托管,与你分享下如何高效便捷的将Axure文件分享给其他相关成员。enjoy~
2024年11月02日
Axure 是很多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们会用的原型设计工具,不过由于Axure不是在线工具,操作起来相对复杂等原因,国内有越来越多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们转向使用墨刀。
墨刀作为一款在线的原型设计工具,上手非常容易,感觉更加轻量,但功能仍然强大。而对于有使用 Axure 经验的用户来说,上手墨刀更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
下面还是简单介绍下Axure和墨刀功能上的共性和区别,帮助Axure老用户们快速上手墨刀。
2024年11月02日
跑分测试是检测硬件性能的重要手段,但毕竟需要专业测试软件,很多小伙伴对于测试软件一头雾水,不知道有哪些测试软件,本次笔者就给大家科普一下CPU测试中常用的测试软件,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自己电脑的性能。
CINEBENCH:
CINEBENCH是非常常见的一个CPU测试软件这款软件可以测试处理器的多线程以及单线程性能,目前常见的有4个版本:CINEBENCH R11.5、CINEBENCH R15、CINEBENCH R20以及CINEBENCH R23。其中CINEBENCH R11.5因为比较老,只能测试16线程,多了就不行了,所以慢慢被淘汰了,主流的是CINEBENCH R15和CINEBENCH R20版本。CINEBENCH R23则是因为数据较少不好对比,没有R15和R20普及率高。
2024年11月02日
这个问题我相信也代表了很多人的疑问,但是背后的原因其实很好解释,我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来展示背后的原因,可能有一些小地方不严谨,但是确实非常简单易懂:
我们最常用的跑分软件之一,CINEBENCH 系列,如果去看跑分的细节,就会发现不论是 R15 还是最新的 R20 都提供了两个 CPU 分数:
· 上边的 CPU 代表全部的核心和线程
· 下边的 CPU ( Single Core) 则是一个核心的性能
再下边还有一个倍数,然后你就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