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从上层介绍Linux上的TCP/IP栈是如何工作的,特别是socket系统调用和内核数据结构的交互、内核和实际网络的交互。写这篇文章的部分原因是解释监听队列溢出(listen queue overflow)是如何工作的,因为它与我工作中一直在研究的一个问题相关。
建好的连接怎么工作
先从建好的连接开始介绍,稍后将解释新建连接是如何工作的。
内核管理的每一个TCP文件描述符都是一个struct, 它记录TCP相关的信息(如序列号、当前窗口大小等等),以及一个接收缓冲区(receive buffer,或者叫receive queue)和一个写缓冲区(write buffer,或者叫write queue),后面我会交替使用术语buffer和queue。如果你对更多细节感兴趣,可以在Linux内核的net/sock.h中看到socket结构的实现。